山東境內有座五嶽之首的名山就在泰安市
就是東嶽泰山來到泰安不登泰山就白來了
在古代泰山也是政權的象徵古代帝王登基
多來此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
山上之奇石 道觀 碑文 石刻多數是古代文
人騷客所題無不在歌頌及讚嘆泰山雄偉多變
的景觀及自然景色
此行上山是沿著由環山公路直到桃花源索道
搭乘纜車而上直達天街一路真是景色優美
只是一到天街人聲鼎沸 還真是人山人海
1987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世界文化與
自然遺產 兩項並列這是相當難得的殊榮
碧霞祠特色是主殿之屋頂是由360塊銅瓦組成
殿中所供奉著泰山娘娘碧霞元君之鎏金銅像
香火鼎盛
祠內另一奇觀是掛滿了信眾們祈求願望的紅絲
帶及象徵可將幸福平安鎖住的銅鎖這是咱們這
邊較少見的祈福小物 頂多是辦活動才見的到
些東西
玉皇頂位於碧霞祠北面是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
而得名接近玉皇頂有一巍峨巨石上面刻有「五嶽獨尊」
四個大字十分具代表性玉皇廟前平台上聳立著一塊
高大的石碑因為通體無字故稱「無字碑」由頂蓋石頂柱
石和石柱三部分組成高有4.95公尺碑的兩側立有石碑記
載了無字碑的來龍去脈。
另一稱東嶽廟又稱岱廟也是歷史悠久
建於秦漢拓建於唐宋又經歷朝多次修建
始有今日之規模
天貺殿殿內主祀泰山之神-東嶽大帝
神像身著天子的衣服手捧玉圭頭戴禮帽
充滿帝王之姿。另外,殿內有一幅壁畫
《泰山神啟蹕回鑾圖相傳為宋代作品畫
面描繪的就是泰山神從出發狩獵到滿載
而歸的大場面,同時也是宋真宗當年封
禪泰山的真實寫照,是泰山珍貴的歷史
文化遺產。
其主體建築天貺殿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及曲阜孔
廟之大成殿合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就在於它們所
採用的是中國古代建築之最高規格
即皇宮的建築格局 它的主體建築貫穿在一條南
北中軸線上 附設建築分列左右 對稱排列 結
構嚴謹 整齊雄偉
接著往下走的行程來到的是位於淄博的東周殉馬坑
是一處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墓地目前已發現大、中
型墓地 20 多座,其中 5 號墓地是大規模的殉馬坑
此坑道與西安秦馬俑、徐州銅馬並稱中國三大殉馬
遺跡,最不一樣的是東周殉馬坑的馬是處死陪葬的
真馬十分駭人更顯當時齊國強大的戰力。
墓室早年被盜,只剩殉馬坑保留完好。坑道呈現ㄇ
字型,東西各長 70 公尺,北面長 75 公尺,三面自
然連接,成為一體。現今所見坑道是1972年進行挖掘
的西南段坑道,殉馬共106匹馬側臥頭昂揚四腳呈奔
馳狀,戰力十足按殉馬排列密度平均每公尺 2.8 匹
以上計算,全部殉馬約 600 匹以上,數量規模之大
前所未見,展現出當時春秋五霸之首-齊國的經濟發
達和強盛軍力。(以上說明摘自山東旅遊資訊網)
距離殉馬坑10分鐘車程的齊國歷史博物館
這些出土文物令我想起位於淡水的十三行
博物館非常的類似
到了當天最後一個參訪的景點濰坊的楊家埠民俗村
這是新開發不久的景點由於到達時間已近下班時間
所以參訪的人並多當地的員工還特地over time下班
為的只是我們的到來要示範各種風箏的製作及年畫
印製懸在天花板上龍頭蜈蚣和各式造型紙鳶老師傅
精湛的年畫製板工藝表現喜氣洋洋的剪紙藝術和木
版年畫讓我是看的眼花撩亂
步出楊家埠已是黃昏時分門口的啤酒廣場正張羅著
為晚上的生意做準備呢桌上擺的還是超大杯啤酒
同場加映
一路上都見農民們在馬路上曬的農作物---小麥
還真是膽量十足儘管路上的車輛來往穿梭他們
並無所畏懼而且可說是無動於衷
就算司機大哥給力的按喇叭他們仍然慢條斯理
的將手中的工作結束才移動腳步真是佩服啊
這也算是南方少見的特色
連高速公路也淪為大型的曬麥場了
- Jul 13 Wed 2011 18:51
山東之旅---泰安 濰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